推土机、挖掘机轰鸣,拉土车来回穿梭,建筑工人在紧张施工……昨日,龙岩技师学院第二校区建设工地一派繁忙。在这里,再过一年,第一期工程将竣工投用。作为省重点工程和龙岩市“重中之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足以见得市委市政府对龙岩技师学院厚爱有加。而这,则得益于该院对我市区域产业发展到位的服务措施和明显的服务成效。
近年来,龙岩技师学院一直在做一件事:弘扬老区精神,做好服务地方这篇大文章。技师学院紧紧抓住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改革创新,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技能“红土技师”,走出了一条老区成功兴办职业教育的新路子。
事实上,作为由市政府举办的全市唯一一所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院校和我省培养高技能人才规模最大的技师学院,龙岩技师学院牢固树立“在服务中求生存、在奉献中求发展”的意识,深刻认识到服务地方、服务区域经济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所在,将学校发展蓝图与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龙岩产业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产业大军。
2016年,学院结合自身优势,自筹经费采用“职业院校+龙头企业+贫困群众”的形式,组织专业技术教师队伍,对贫困群众进行专项技术指导;紧紧围绕福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自贸区建设和龙岩"365"产业布局,积极构建政校企合作机制,与长汀、永定、武平、连城等县(区)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服务产业办专业,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紧密对接产业链,为建设创新型工贸旅游强市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与龙工集团合作开展“龙工班”定向培养;与福汽新龙马汽车共建“福汽新龙马现代学徒制”试点;与世界闽商理事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福建省广告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技师学院成立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龙岩分会……近年来, 龙岩技师学院广泛建立政、企、校三方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在新专业建设和老专业调整上,学院始终注意与地方产业调整精准对接,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下了一盘大棋。近年来,他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打造现代制造业、电气自动化、现代服务业等3大重点专业群,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高度吻合,吻合度高达98%,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达94%,为我市产业转型输送一批高技能人才。
与此同时,学院积极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斐济、韩国等在旅游、餐饮、汽车维修、美容等专业领域开展联合办学、合作培训、互培师资等项目合作,推动学院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等国家、省、市重要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55人次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牌。而龙岩技师学院的广大毕业生也凭着实干、会干、肯干的突出表现,在用人市场屡受青睐。一组数据显示,学院近两年为龙岩培育近4000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9.2%,毕业生就业满意率达96%,80%以上毕业生服务当地企业,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达96.3%。这些莘莘学子成为我市“365”产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而技师学院也一举成为我市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高技能人才的最大输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