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日期:2020-08-29    来源: 龙岩技师学院    作者: 管理员

一、 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幼儿教育

2.专业代码:15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应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和培养层次

1.基本学制:2年(保育员中级工)+2年(育婴员高级工)

2.办学层次:4年制高级工

四、职业面向

1.png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面向幼儿园、早教服务中心等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培养能胜任婴幼儿教育、保育和班级管理等工作任务,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幼儿专业教学技能(说唱弹跳画)以及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有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意愿和能力;同时具备保育员中级和育婴员高级职业资格的复合型幼儿教师。

(二)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1)基础知识

①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②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

③了解专业领域范围内的劳动力市场现状,熟悉国家的就业政策及地方创业鼓励措施。

(2)专业知识

①熟悉国家和地方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专业各学科的发展趋势,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②了解婴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理论,以及影响婴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因素,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③了解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掌握开展婴幼儿保育和教育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幼儿教育研究的一般知识; 

④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活动设计及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方法。

⑤掌握婴幼儿生理卫生、心理发展、认知能力发展、情绪情感发展、

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婴幼儿常见病及传染病的常识,掌握预防婴幼儿疾病和处理意外事故的方法;

2.能力结构

(1) 通用能力

①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②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关爱与尊重幼儿,富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③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

⑤严格执行学前教育工作机构相关规定,遵守各项工作规程,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2)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

①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具备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基本能力。

②能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科学地照料幼儿的日常生活,能指导并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和卫生工作。

③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实施幼儿教育各项活动的能力,能引导和支持幼儿的自主活动。

④具备较好的说唱弹跳画等专业技能和技巧;掌握学前儿童音乐、舞蹈、美术教学方法,学会创编学前儿童歌曲、舞蹈。

⑤掌握与家长交往、沟通的方法,能初步运用所学的教育教学知识,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早期教育;

⑥能科学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具备教育实践反思能力,具备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⑦掌握设计、组织与实施学前儿童中英文整合教育活动的知识,具有初步用英语组织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的能力;

⑧具备教玩具的制作能力,具备科学的幼儿教育环境的创设能力。

早教师:

①掌握0-3岁婴儿的年龄特征,能结合各个年龄段宝宝的特点设计游戏活动。

②熟练常见的早期教育教学法,通过操作、游戏、音乐、艺术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促进婴儿的智力发展,解决婴儿常见教育问题,帮助婴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独立自信的性格。

③能做好家长工作,与家长就婴儿的早教情况进行沟通,指导家长有关早教的一些方法。

④对婴儿的发育情况进行测评,根据测评情况制订个性化教学计划,按计划对婴儿开展早期教育。

3.素质结构

(1)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安全和环保意识,守信、守时、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行学前教育机构的相关工作。

(2)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完成每一次任务。

(3)以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独立协调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以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完成工作。

(5)以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完成一定的管理和培训的工作。

六、课程设置和要求

1.png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三学年校内学习,第三年第一学期的跟班教育实习,第四学年的顶岗教育实习。第一学年重点加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单项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让学生对职业有初步的感性体验,增强对幼教专业的认同。第二学年主要是核心课程、教育教学法和技能的学习训练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核心能力。第三学年,主要是教育教学法,技能的实践运用,跟班教育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学年进行保育员中级技能鉴定,第三学年进行育婴员高级技能鉴定。

(二)学时比例表

1681634648416.png

(三)教学时间分配表

1681634724305.png

八、教学保障

(一)师资队伍

现有专业教师19人,其中高级讲师1 人,讲师7 人,国家保育员鉴定考评员3人,从幼儿园一线教师中调入3人(其中幼儿园高级教师1人,幼儿园一级教师2人)。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备了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场地

校内实训实习具备幼儿园教育活动模拟功能,给学生充分提供专业技能的训练条件,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

1681634871726.png

2.校外实训场地

1681634952979.png

这些幼儿园软硬件配套,有些幼儿园有相当的办园历史,长期接受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实习,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已经成为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具有真实的职业氛围的实践教学基地,以满足学生多轮循环,不同层面见习、实习的需要,落实学校和岗位之间零距离对接的人才培养。

(三)教学资源

专业教师要对各类幼儿园、早教机构进行调研,与幼教机构合作,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与幼儿园专家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研讨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编写切合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校本教材。《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教学课件7套,视频7个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问导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此外开展课堂模拟教学训练,架起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学习评价

1.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堂问答、课堂讨论、说课、案例分析、模拟教学、儿童歌曲弹唱比赛、会课积分、手工阶段作品和综合作品、毕业汇演表现、技能大赛成绩、实践任务完成、在实践中所表现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占总成绩的60%。   

考试——总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40%。      

说明:①教学的评价与考核采取阶段评价、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单项能力考核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形式。②以过程考核为主,教师现场评和学生互评结合,着重考核学生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本专业引入学校评价和实习单位评价相结合。聘请幼教机构园长或教师为实习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校内专任教师对学生实习全程跟踪指导。实习结束后,校外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校内专任教师根据跟踪指导的情况与学生的独立带班报告、教案等,结合用人单位填写的“实习鉴定表”,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对实习表现突出者,设“优秀实习生”奖,授予企业实践优秀奖。

1.png

(六) 质量管理

我校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具体措施。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十、毕业要求

每位学生必须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专业相应课程并取得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与评估认证任务,毕业之前应取下以下职业资格或专业合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保育员中级证书、育婴员高级证书

十一、附录

图片1.png

图片2.png图片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