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岩技师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决策部署,大力践行国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积极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大局,自觉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建机制创品牌,全力助推技能培训开拓新局面
龙岩技师学院作为龙岩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充分发挥服务社会功能,坚持搭平台、建机制、创品牌的工作思路,强化政校企合作,努力形成具有老区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搭建合作平台,政校企协同推进技能培训。
学院充分发挥龙岩市公共实训基地作用,创新社会培训机制,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政企校共同合作开展社会培训的机制,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紧缺工种培训、产业技工培训、退役军人培训、企业职工培训、下岗职工培训、农民工培训等社会培训,近年来,年均社会培训达到14000人次以上,为龙岩市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了高技能人才支撑。充分发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优势,与各县(市、区)及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与企业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引进上汽集团、京东集团等优质企业,建立校中厂、厂中校6个,实现了企业经营与学生实习、入职培训、技能考证、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与中国龙工、紫金矿业集团、新龙马、龙马环卫等公司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校外技师工作站,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方案,全面提升技能培训工作成效。
——校企无缝衔接,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分析社会对各种职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大力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方式,与新龙马、龙马环卫、丰力机械等企业共建企业新型学徒制班级,组织县域重点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参加培训,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近三年,与合作企业联合招收企业新型学徒制学生3486人。
——打造培训品牌,建设全省首个职业技能提升中心。
大力践行国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积极服务园区标准化建设,依托学院第二校区建设福建省首个职业技能提升中心,经验得到全省推广。中心立足龙岩经开区(高新区),辐射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充分发挥龙岩技师学院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作用,利用学院的雄厚师资力量和优质的培训资源,为企业制定“一企一策”个性化培训方案,送教上门,为企业生产一线员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常态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等,组织高技能人才研修活动及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为企业职工技能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中心成立以来,累计为园区企业开展车工、铣工、电工、钳工、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等工种培训,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和考试2611人次;举办食品从业人员、天燃气从业人员等安全生产培训,共培训考试7468人次;为园区重点企业新龙马公司、龙马环卫等企业举办新型学徒制培训2440人。
龙岩技师学院努力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将技能竞赛作为群众、职工了解技能、学习技能、重视技能的有效途径,积极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注重创新培训形式,强化培训效果,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创新培训模式,满足培训需求。
学院主动深入企业、社区挖掘培训需求,针对性开设培训课程,添置实训设施,新建特种行业培训中心,开展特种作业安全生产培训。积极对接电子培训券服务平台,根据企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和培训内容,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增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开发微课、慕课等数字化培训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建设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职业培训课程,共开发钳工、电工、焊工、数控车、数控铣、PLC、CAD、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烹饪等20余个培训包。针对发展中国家菌草产业发展官员中式烹调培训班的培训需求,开发英文中式烹调培训包,4年来共培训40多个国家的300名技术人员,学院技能培训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培养质量。
按照“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要求,着力“四个推进”。一是推进一体化+互联网课程体系建设,在10个专业开展一体化课程提升试点,建设48门网络课程,有力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推进教学模式新生态建设。积极推进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引企驻校、引企入教,建设企业真实生产教学实训环境,共建设18个一体化优秀教学案例,近100篇论文在福建省职业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中获奖,20余名教师在省级以上一体化教学能力大赛上获奖,50余名教师在市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三是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实践任务项目清单化、校企双向考核育人制度化,不断完善工学交替校外跟岗实习机制,近三年3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工学交替校外实习。按照人社部新型学徒制改革试点意见,积极探索新型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深入开展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改革。四是推进多方评价改革,引入第三方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着力评价改革,以评促管,以评促教。
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公布《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关于公布2020年福建省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获奖名单的通知》(闽职教中〔2020〕46号),学院共有17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4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9篇。
——坚持竞赛引领,不断提升技能水平。
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高度重视技能竞赛工作,坚持发挥技能竞赛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学院承办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福建省选拔赛、第二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福建省选拔赛等20余项省级赛事,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共获奖410余次,其中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奖10人次,80余人次在省级以上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名选手进入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实现福建技能竞赛历史性突破;1个项目荣获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实现参加国家级创业创新大赛成绩质的飞跃。
龙岩技师学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坚持就业导向,通过创新思路不断完善职业技能评价机制,扎实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努力提高职业评价质量,更好地服务劳动者技能水平的提升。
——规范技能评价,服务技能提升。
学院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加大设施投入,配备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搭建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服务平台,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切实加强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质量督考工作,全面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责任,确保技能等级认定质量,有效服务技能提升行动。近年来,学院组织开展技能鉴定及专项能力考核30000余人次,组织技师、高级技师1000余人。
——推进试点工作,激发主体活力。
作为福建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院校,学院主动对接国家深化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建立职业技能等级的相关政策,根据《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要求,积极组织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已拥有车工、铣工、钳工、电工、工程测量员等18个职业(工种)认定资格,可开展30余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有效激发技工院校主体活力,为学生群体和广大劳动者求职求学、自主创业、减负稳岗、灵活就业等方面提供优质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