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后两周时间内,大约80%以上的学生会出现心理波动,有的学生严重的会出现焦虑,甚至恐惧的心情,拒绝跨入新学期。因为经历了一个漫长暑假之后,有些学生会一时不能适应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从而出现不良情绪,容易引发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作为职业院校学生、大学生应当学会进行心理调适,恢复心理健康。为新学期的奋斗目标打一个好的开始!
第一招:调整“生物钟” 克服烦躁心理
开学后,学校的作息时间与寒假没有时间约束的习惯产生的冲突,容易让学生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
要把心从假期中收回来,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也不能等到开学学习压力产生后再去矫正。
应在临近开学前1-2周,注意减少非学习活动,让自己静静心,不至于过度疲惫。还可以去书店、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书籍等,让自己提前感受开学氛围,并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找到学生的角色。 在假期的最后阶段和开学初的一周左右,抓紧“调时差”,恢复正常作息制度。减少白天休息时间,恢复正常的夜间睡眠;缩短娱乐时间,适当增加学习时间;按开学后的作息时间,按时就寝、起床、就餐、运动。
第二招:融洽人际关系 克服焦虑心理
新学期学生面临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大一年级的新同学,容易产生人际交往的困惑和冲突,不知道该如何融入新集体,如何与同学交往,怎样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互助与快乐。学生要努力做到用欣赏的心态去接受新老师,信任老师,主动请教老师,千万不要用对以前老师的标准,去评判新老师的优劣。因为不同阶段的教育特点不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老师的教育方法、个人风格也存在差异。各门专业的授课要求更加差别巨大,如果抱怨和拒绝,只会使自己无法适应新环境而倍添烦恼。
自己应当大胆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平时多抓住锻炼独立能力的机会,主动与同学交往,在交往中虚心接受他人的帮助,同时也尽力为他人服务,体验互帮互助的快乐。
从轻松假期回到繁重的课业上来时,要主动关注自己的心理问题,是新学期教学工作的第一步。作为班主任也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本专业开设的课程,课程学习重要性,及时给予引导;而不是给学生“下马威”的警示。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样做的结果,将导致摧毁学生自信的负面影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第三招:制定学习计划 克服盲目心理
面对开学后有序、严格的校园生活,有的学生会产生盲目心理。他们不知道在新学期中自己将面临怎样的学习内容、学习困难、学习目标?在稀里糊涂中开学,在浑浑噩噩中度日,在莫名其妙中结束。为了避免这种被动学习状态的出现,制定一份详细而可行的学期计划非常重要。学期计划不仅包括学习计划,还包括个性发展、兴趣特长等内容,让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充满期待和希望。
特别值得提醒的是,作为职业院校学生、大学生,也做为成年人,更应当为自己的将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有所考虑,并能确立长远目标,在此基础上认真对待自己的每学期学习时间,让自己有进步、有成长、有收获!基础较差的学生不需担心自己跟不上,专业学习都是从“0”起跑线开绐,对以往学习的好坏牵连不大,基础好、基础差的学生都只有认真对待,每天积一小步,持之以恒,终究可以成功!来自心理学家的统计,成功人士与普通老百姓显著差别并不在于智商和能力,而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应变困难的情商。